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与对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论文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7/14 17:32:38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2.2创新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制度,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

  农村居民点用地远大于城市建设用地,是我国建设用地的主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农村常住人口不断减少,但农村居民点用地却保持上升趋势。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混乱、粗放利用和“空心村”化,是实现我国土地资源集约、可持续利用的最大难点。我国应建立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采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措施,把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努力释放沉积于农村的建设用地潜力。

  2.3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的科学化,全力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发展规划要符合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防止大跃进式的城市化。城市建设要突出特色,保护地域文化和自然遗产,本着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原则,构建绿色城市。城市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兴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施;在充分发挥公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基础上,着力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2.4建立跨区域城市协调机制,破解恶性竞争与产业同构困局

  要突破地域限制,建立跨区域的城市发展协调机构,加快城市之间的产业优化布局,减少竞争,促进合作,实现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如可考虑建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管理委员会。对于同处广东省境内的珠三角城市群,由广东省副省级领导干部兼任管委会主任,对于跨省市的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则由中央政府领导干部兼任管委会主任。

  2.5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新老“二元”社会问题

  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在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面临的不平等问题,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使那些常年在城里打工,有稳定收入和固定住所的农民工尽快完全融入城市。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作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跨省可接续;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3 结束语

  作为一个占全球人口总量近1/5的大国,中国的城镇化道路选择既关系到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对全球产生重要影响。城镇化不仅带来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和城镇住宅的投资需求,而且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和生活方式变革还创造了巨大的消费需求,成为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强劲动力。可以肯定的是,未来10-20年,城镇化仍将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为全球经济增长发挥重要的带动作用。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所说,21世纪影响世界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国的城镇化,二是美国的高科技。

  在肯定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带动效应的同时,我们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城镇化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也正在带来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从资源环境角度看,大规模的城镇化需要以大量的能源消耗为支撑,这势必将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增加。从当前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趋势看,我国正在承受越来越大的碳减排压力,本应获得的碳排放空间正在被大大压缩,我国可能需要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里走完城镇化所必须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这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另外,从社会发展阶段看,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一时期是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的时期,快速的城镇化无疑将进一步加大妥善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的难度。为此,我们要根据新的问题和形势对城镇化道路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高云才,我国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N].人民日报,2011-02-14.[Gao Yuncai.183 of the total more than 200 prefecture-level cities are planning international city[N].People's Daily,2011-02-14.]

  [2]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China Development Research Foundation.China Development Report 2010:China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Human Development[J].Beijing: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10.]

  [3]蔡继明.切勿重蹈小城镇遍地开花的覆辙[J].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